蘊育錦繡 I 溧陽市文化小學精靈蠶桑館
蠶桑文化是中國文明的起點,中國人的祖先從新石器晚期就開始養(yǎng)蠶種桑,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,蠶桑文化足以成為“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形態(tài)”。
項目背景分析
溧陽—絲綢之鄉(xiāng) 蠶桑文化
溧陽物產(chǎn)豐富,是著名的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、“絲綢之鄉(xiāng)”、“茶葉之鄉(xiāng)”,盛產(chǎn)稻、麥、油、茶、蠶繭、螃蟹、板栗、西瓜、毛竹等。
溧陽地處蘇、浙、皖三省交界地帶,是蠶繭的重點產(chǎn)區(qū),桑蠶生產(chǎn)歷史悠久。氣候溫暖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日照充足,優(yōu)越的適生條件,促使栽桑養(yǎng)蠶成為漂陽一項傳統(tǒng)副業(yè)。栽桑、養(yǎng)蠶、綴絲、織綢等一系列嫻熟的傳統(tǒng)經(jīng)驗,形成了溧陽獨特的蠶桑文化。
一葉蠶桑,一世情懷。桑蠶是江南文化的象征,溧陽文化小學又正好位于絲綢之鄉(xiāng),蠶桑文化之地,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(yōu)勢。這也給了學校諸多思考,如何巧借地域資源,建設蠶桑體驗館,傳播和弘揚蠶桑文化,滿足教育+展覽展示雙重目的,圍繞“追尋、延續(xù)、賦能、啟發(fā)”四個方向來建設本次的蠶桑體驗館。
設計方向教育教學+展覽展示
通過對溧陽蠶桑文化的展覽展示,傳達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,引出學?!靶Q精靈”特色課程;通過學習蠶桑文化,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;普及科學知識,傳承文化記憶;樹立正確生命觀,涵養(yǎng)高尚品德。
一條蠶的前世今生
一根絲的華麗蛻變
一片綢的柔軟絢麗
一顆奉獻的蠶桑之心
DESIGN SKETCH效果呈現(xiàn)LAYOUT空間布局
整個展館面積不大,小而精致,在布局上,設置了干凈清晰而簡單的流線,整個空間根據(jù)內容結構分為五個空間。
“蠶桑之源 — 中國與蠶桑
絲綢之鄉(xiāng) — 溧陽與蠶桑
不解之緣 — 蠶桑與文小
韻味蠶桑 — 實踐互動
蠶桑之道 — 精神傳承”
密切貼合學校的教學實踐需求
做到以蠶引絲、以絲出綢、以綢凝精神
層層遞進,讓教學得到升華
▼
CANSANG蠶桑之源
中國自古為蠶桑文化之地,在漫漫歷史長河中,在生產(chǎn)生活之外,已經(jīng)滲透到社會的諸多方面,如文化藝術、政治經(jīng)濟等,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蠶絲文化。
桑蠶技術看似只是古代一門不起眼的手藝,但在我國古代卻有著非凡的地位,不僅多有詩詞、書法、繪畫等進行記載,更孕育了燦爛的服飾文明。在入口連廊處,設計師有意將蠶桑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融入設計;作為進入蠶桑館前的一個“拋磚引玉”,從多個方面帶領學生感受中國的蠶桑文化。
外部連廊作為進入蠶桑館之前的非正式空間,在設計中以“織夢錦繡”為主題,打造一個有歷史場景的門頭,以蠶絲、蠶蛹將蠶絲文化串聯(lián),開啟一場“蠶桑之旅”。
CANSANG中國與蠶桑
從受眾的角度出發(fā),在蠶桑館的設計過程中衍生了學校的蠶桑吉祥物-蠶寶寶;將桑葉、蠶絲更將形象化的呈現(xiàn)在空間里,以真實的視覺、觸覺等多維度讓受眾身臨其中;整個廊道以“蠶桑文化發(fā)展之旅”為引,徐徐展開中國蠶桑文化的發(fā)展進程。
RUKOU蠶桑館入口
展覽設計巧妙運用蠶元素,將吉祥物作為進入展館的造型,景展融合,化繁為簡,闡釋了蠶桑與溧陽的密切關系。
IMAGE主形象
主形象墻以蠶蛹造型為設計亮點,立意明確;半開的雅致古門,襯托出蠶桑文化的悠揚歷史,寓意著蠶桑文化的精彩開場,絲織品的點綴與歷史相呼應,描繪了蠶桑文化給現(xiàn)代社會帶來的美好生活。
SICHOU絲綢之鄉(xiāng)
這一展廳對應“絲綢之鄉(xiāng)-溧陽與蠶?!?/span>,從神墩遺址陶紡輪、瀨水浣紗女等知識角度帶學生深入了解溧陽的蠶桑文化;實物展陳的方式更能讓學生進入情境、了解歷史。
WENXIAO文小蠶桑
從溧陽與蠶桑走過來,蠶桑與文小自然也有著不解之緣,千絲萬縷的絲線拉開了文小的蠶桑之源,拉開了文小課程基地的序幕。
YUNWEI韻味蠶桑
“韻味蠶?!敝饕δ転閷嵺`互動,參與性強,在互動中呈現(xiàn)蠶桑文化的生態(tài)涵養(yǎng),探尋蠶桑的奧秘。在場景里創(chuàng)造實體的蠶寶寶,更能吸引學生進入探尋,實現(xiàn)了蠶桑館陳列從靜態(tài)到動態(tài)、從單一到多元、從參觀到參與、從知識到見識的多維度功能提升。
YUNWEI韻味蠶桑
穿過蠶寶寶,有種移步換景的豁然開朗,學生將在這個空間內探索蠶的一生,抽絲剝繭,探尋奧秘。
JINGSHEN精神傳承
第五個篇章升華了整個展廳,從知蠶到詠蠶,希望學生能通過這一篇章領悟蠶桑之道,傳承蠶桑精神。